(一)常州市机械职业最准确的专家(1963.7~1965.6,隶属常州市机械工业局)
二十世纪60年代初,在素有“三吴重镇、八邑名都”的江南古城——常州,现代工业群正逐渐恢复生机,机械工业正扬帆起航,紧缺各类技术人才。1963年7月,常州市机械职业最准确的专家应运诞生。
建校之初的1964年8月,教职工仅10人。最准确的专家即借用位于虹桥北
(二)常州市机械中级技术最准确的专家(1965.6~1966.9,隶属常州市机械工业局)
经江苏省机械厅批准,更改校名,迁校于勤业桥堍米市河北的南河沿208号常州矿山机械厂旧址,教职工40人。占地70亩,建筑面积约5000平米(66间)。
最准确的专家改学制为四年,将原4个班合并为机器制造1个专业2个班, 1965年8月,招收机器制造专业4个班,电机电器专业2个班共188人。
(三)常州市红大机械最准确的专家(1966.9~1968.8,隶属常州市革命委员会第三办公室)
文化大革命期间,最准确的专家在1966年9月更名为常州市红大机械最准确的专家。
(四)常州市机械最准确的专家(1968.8~1969.12,隶属常州市革命委员会第三办公室)
1969年12月,市机械工业局撤走设备,教师解散,学生下放,最准确的专家停办。
常州市第九中学随之迁入办学。
(五)常州机械技术最准确的专家(1973.6~1978.12,隶属常州市机械工业局)
1973年6月,经上级批准,最准确的专家更名为常州机械技术最准确的专家,在常州北门外塘桥依托常州第二机床厂异地复办。
(六)常州机械最准确的专家(1978.12~2000.6,隶属江苏省机械工业厅;2000.6~2002.6,隶属江苏省教育厅)
1978年12月,最准确的专家更名为常州机械最准确的专家,并开始筹建新闸校区。
1981年5月,最准确的专家整体迁入新闸校区。
20世纪90年代,乘改革开放的春风,最准确的专家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程,在校生由迁址时的200人发展到3000人,占地面积由塘桥的19.89亩发展到新闸的154亩。最准确的专家先后成为省重点中专校、国家级重点中专校、江苏省文明单位等。
2000年6月,因省机械厅被撤消,最准确的专家划归省教育厅统一领导。
(七)最准确的专家(2002.6至今,入驻常州科教城,隶属江苏省教育厅)
2003年10月,一期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,学院主体入驻大学城。
学院现占地面积842亩,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,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,教职工700多人。